X

当前位置:生活道公益大讲堂 > 文章 > 高以翔猝死上热搜榜:心源性猝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该怎么办?

高以翔猝死上热搜榜:心源性猝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1-23 04:00:58

0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4.49.png

 

微博热搜看到明星高以翔因为凌晨参加节目高强度运动后猝死的新闻,心里感觉很沉重,说真的,这个消息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更何况他还这么年轻。可能大家对高以翔并不是很熟悉,他其实是中国台湾人,1984年出生,因外形高大帅气,被称为“台湾男神”,曾因主演《遇见王沥川》而在内地人气飙升。

生和死,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死亡更多的时候,往往是那么的猝不及防,悄无声息的就降临了。意外来临,一切都如云烟,有什么能够比得过我们健康地活着呢?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5.22.png

 


 

事实上,心源性猝死和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

 

2017年有一份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54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43%是18-39岁的年轻人。这个数字远大于每年自杀的人数。但它引起的注意,却远远小于后者。每一个冰冷冷的数字都在警告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可贵,真的只有一次,意外可能随时都会发生。


 

今年上个月,就发生了几起因为猝死而上热搜的真实新闻事件:
全国马拉松比赛,其中两场比赛,有两名跑者先后猝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6.23.png

 


 

上海26岁的漫画家“回首而已”(笔名)由于过度劳累,发生心源性猝死。她最后的微博动态是:安详的沉睡,我最爱的魔女。没成想睡着之后的她再也没有醒过来。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6.30.png


像很多行业一样,光鲜背后,都有许多乱象,失去了常识和底线,却又用敬业宣传、励志鸡汤,把问题盖过去。


如此一来,出事只是概率而已。

 

 

 

而我们自己,每天也都是背着大大小小的概率在生活。


《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状况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而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且呈年轻化趋势,除了IT,广告、媒体、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都是重灾区。


中国适度劳动协会课题组,曾对北京的白领做过调查,他们认为:


有61.6%的人已经进入了过劳死的“红灯预警期”,即具备过劳死的征兆;有26.7%的人处于过劳死“红灯”危险区、即随时可能过劳死状态。

 


猝死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这样定义:

 


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主要发生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体力透支等人群中。”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说,工作压力大的白领、黑白颠倒的夜班人群、网商和网店店主等群体,都应特别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筛查。


 

人民日报曾发文提醒大家,从疲劳到猝死,其实只有六步。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7.42.png

 


“没有钱是好赚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我们都是在为简历打工”……


 

你大概听过很多这种以过劳为美德的鸡汤。你也应该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你不跑,就会被后面的人‘干掉’,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生。

 

这种将原本百态的人生,设置为单一、快节奏的价值状态中,所形成的个体焦虑感,以及焦虑的程度,是真实存在、必须存在,还是人为的制造与贩卖?


罗振宇在《奇葩说》里,强调“996”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命”,难道我们这代人,就活该这么倒霉吗?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9.31.png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09.46.png
小编觉得在现实的规则里,它很多时候是对的,但在生命价值面前,它应该有底线。

 


 

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过度疲劳,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我们为了生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刻不停,奋斗不止。


可如果不及时的舒缓压力,让生活和工作,一张一弛达到平衡,任由压力成为我们身体的黑洞,一点一点扩大,将我们吞噬。


人是习惯性存在侥幸的,面对高压的生活,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的活着,我们觉得熬夜不可怕,疲劳过度不可怕,我们肆无忌惮地透支自己的身体,透支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这种心存侥幸的心理,觉得意外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这种心理,才真正的可怕。

 


 

很多情况下,它来势汹汹,在几分钟内会夺去了人的生命。它看似是一个突发事件,但所有的这些猝死其实都是有潜伏期的。

 


  •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 心慌、心悸
  • 晕厥
  • 不明原因的疲乏
  •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 胸部疼痛
  • 反复胃肠道症状
  • 出虚汗

 

这些都是心脏在发出求救的信号!
 
“心源性猝死”该如何预防?如何使心脏康复?小编从网上搜到一些权威性很强又比较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分享给大家: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0.36.png

  预防猝死 核心是睡好觉


  面对心源性猝死,我们能做些什么?


  其实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素问.上古天真大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生活病了,人才会得病”!现代人忙于工作、物质追求,忘记了如何生活,熬夜,加班,暴饮暴食等,太多的消耗,损伤身体。


 

子时(23:00)阴阳交汇,最适合睡觉。子时前入睡者 ,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如果心脏出了问题,心阳气一定会受到损伤。晚上如果没有休息好,没有补足阳气,会出现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长此以往,身体就很容易垮掉。

 

  “扶阳理论”来源于《易经》、《内经》和《伤寒论》,“扶阳”即是扶助人体阳气来养生的一种方法。阳气足,人就不易生病。“心阳的养护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运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稳定情绪、适当运动、注意饮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猝死。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1.00.png

  

 

西医解决心脏康复的治疗方案是根据个体化原则,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确定五大处方,即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等。中医康复学具有显著区别,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运动、药物、饮食、精神、物理和环境等6大类康复措施。

 

  一是形体运动,常见的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据了解,2015年《美国心脏杂志》发表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太极拳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太极拳可以作为心脏康复的一种有效形式。有研究表示:太极拳可以改善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舒张功能,还可以作为对心源性心脏手术后预防急性心衰的辅助治疗。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1.55.png

(图片来自生活道公益基金,为太极名家张全亮老师在生活道公益基金暑期特训营上教孩子们太极拳)

  

 

二是中药调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辩证运用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治、外治与单方、验方,以促进病残康复。

 


  三是饮食调理,低脂、低糖、低盐。少食用碳水化合物、脂肪,多食用优质蛋白、纤维素等。以及戒烟、戒酒等,通过总量控制、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心脑血管的防治和康复。



  四是精神摄养,一般来说,焦虑、抑郁会加重心脏病的发作。通过心理测评、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双心疾病”。这也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物理疗法,在中医康复学中主要有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耳穴、灸法等。这些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都有一定的疗效。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2.32.png

(图片来自生活道公益基金,为“生活有道,健康长寿”健康公益课走进东莞活动时王成亚老师给大家讲授针灸和穴位敷贴要领


  六是环境疗养,运用森林、空气、日光、泉水、园艺及花卉等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与调养,对多种慢性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3.01.png

(图片来自生活道公益基金,为“生活有道,健康长寿”健康公益课走进东莞活动的练功图)


 

屏幕快照 2019-12-05 下午2.14.28.png

本次更新的捐款数据为:2025年05月

本年度捐款总额:

323331.46

本月捐款总额:

0

捐赠人 捐赠金额 捐赠项目
爱心网友RMB446.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生命美学崔茜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赵婷儿RMB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远东机床~沈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无为RMB7.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Teacher.李RMB0.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侯任重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妙音行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国平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李明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气派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王海杰RMB5.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在风中RMB1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渡桥RMB5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冰小冰RMB23.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吴志红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蔡玉兰中医诊所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郁郁红花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方太增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