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生活道道德学堂 > > 少年强,则国强!试论道家虚静说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试论道家虚静说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发布时间:2019-07-13 21:16:31

0

导语: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道家的虚静理论认为,虚静是人的生命之本,当前青少年学生过度的学习、过度的带刺激性的娱乐活动和频繁的交际活动挤占了他们在虚静状态下的休息时间,导致了他们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道家的虚静说启示我们: 要保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引导他们适度地学习、健康地娱乐、合理地与人交际。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问题首当其冲。如果留心一下报刊和网络,我们经常会看到某地中学生猝死于网吧中、某大学新生罹患晚期癌症或高达百分之多少的青少年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某种疾病等类的新闻,青少年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辍学甚至自杀或犯罪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的案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必须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屏幕快照 2019-07-03 14.58.09.png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 对于生命教育中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 尊重生命 、 珍惜生命 、 热爱生命 、 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 中国道家哲学是一种高超的关于生命的哲学,是拿人的自觉能动性向内反躬、体认自家的生命,从而提升自己生命质量和境界的学说。道家认为,“道”的本质特征是“虚静”,人的生命禀道而生,故人的生命之本也在于虚静。这正如《老子》第十六章所说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 ‘复命’……”换言之,致虚守静即是归根复命的过程,而归根复命之后,处于婴儿般原初状态下的人,其生命力是最旺盛的: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的思想在《庄子·天道》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也。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也 ……”这里所说的意思是,虚静不仅有助于延年益寿,而且是内圣外王之道.


就当代青少年学生而言,过度的学习、过度的有刺激性的娱乐和频繁的交际活动,几乎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当前在学生中存在的种种身心不健康的问题与这种动而不静、往而不返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



适度学习

屏幕快照 2019-07-03 14.58.22.png

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知识爆炸。同时与过去相比,当代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在空前增加,学习负担大大加重。中小学学生由于面临着升学或择校的压力,过度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班级中不恰当的竞争也导致部分争强好胜的学生在学习上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所以过度学习是影响当代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地伏案学习会导致学习者视力下降、颈椎劳损、 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等健康问题。中医学和道教的丹理认为,人的思维是由其大脑和内脏共同承担的,大脑需要来自脏腑的气血供应。“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过度的思虑首先会引起脾脏的亏损。当前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脾胃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的问题, 均与此密切相关。晋代著名高道、著名养生学家葛洪曾指出: “养生以不伤为本。” 因此,作为人的后天之本的脾脏,倘若在其青少年时期就受到了损伤,那么在步入中年之后,各种疾患就会接踵而至。学生若长时间地处于思考问题时的紧张状态,若其心理能量过度地被消耗,其外表便会表现为萎靡不振,久而久之则极易引发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和休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避免盲目竞争。 


 

健康娱乐

屏幕快照 2019-07-03 14.58.29.png

身处光怪陆离的娱乐场所,会导致人的视听感官饱受刺激,娱乐期间的夜宵和酒水等则又加重了人的肠胃的负担; 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或看电影,则会对人的视力、颈椎以及操作鼠标的手带来不同程度的劳损; 长期地不分昼夜和无节制的娱乐活动还会引发人的植物神经紊乱、 神经衰弱等疾病。此外,在各种刺激性很强的娱乐活动中, 青少年始终处于紧张与兴奋的状态,得不到片刻的安宁,长此以往其心理当然不堪重负,因而就可能出现狂躁或恐惧等心理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代青少年学生中的一些人正是在各种现代物欲的诱惑下逐渐远离了其虚静的生命之本,正是在各种无益的娱乐“享受”之中消耗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的,所以从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来看必须对他们加以引导.根据《易经》对睡眠的解释,人的“寤” ( 清醒) 是人的阳气释放、似日出于地的状态,它由心所主, 卦象为离为火; 人的“寐”( 睡眠) 是人的阳气收藏、似日入于地的状态,它由肾所主,卦象为坎为水。在睡眠的过程中, 人的身心处于虚静的状态,对生命力的消耗暂时减缓。同时,通过心肾相交而取坎填离,离卦中的阴爻便被代之以坎卦中的阳爻,离卦因而就变为三爻皆阳而为乾( 阳爻代表宇宙间生成的力量,阴爻代表毁灭的力量) ,从而就实现了对人的生命力的恢复与再生。通宵达旦地娱乐使人的身心不仅得不到休息和恢复,反而被进一步地劳损和消耗,于健康 有害无益。此外,人的睡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晋代名道葛洪在其《抱扑子内篇》中指出,“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所以,相应地,人在其“生气”旺盛时应处于生发的状态,在其“死气”阶段则应保持相对的休眠和静止的状态。通宵娱乐之后第二天白天的睡眠由于不合乎天地阴阳的节律,所以就会导致人的肾水心火难以相济,就会使坎离不能相交,因而火便浮越,无法归根,因而也就起不到修复劳损、重蓄能量的作用。因此,在平时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相关卫生知识的教育,督促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确保拥有充足而合理的睡眠。




合理交际

屏幕快照 2019-07-03 15.00.01.png

        

而今随着餐饮、娱乐行业的繁荣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交际活动较之以往不仅在数量上在大幅度地增加着,而且交际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有着强烈的交际欲望。如今,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到中学生三五成群地一起聚餐和娱乐,小学生之间也在使用手机进行短信或电话联系,附带的音频、视频网络聊天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过度的、以不恰当的方式进行的交际同样也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因素。这是因为,频繁的聚餐和彻夜的娱乐会导致人的消化和神经系统的紊乱,过多的相互之间的手机短信往来和网络聊天也会造成学生视力、颈椎以及用于操作鼠标、键盘的手部肌肉和关节的劳损。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从事这类活动还极易使他们陷入复杂的人际交往所可能带来的种种矛盾或冲突之中,久之也会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针对当前学生由于过度的、不恰当的交际活动而导致的身心劳损和对生命力的消耗。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但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容易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抑郁症、性烦恼和性困惑、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青少年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要及时发泄和引导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智简介

智即为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国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国学经典不仅仅对孩子的知识内化起作用,还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能力提升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加速从学习知识向获得能力素养转化的过程,为一生奠定基本素养,让孩子能够更从容自信地向未来生长。给你,最正确的爱生活道基金青少年道德学堂公益项目在智育上面更关注“国学少年”的培养,在特训营、公益大讲堂上从四书、五经、诸子等方面,帮助青少年们了解国学,以便研究国学,传播国学,吸收前人的智慧,用于拓展心胸,

本次更新的捐款数据为:2025年05月

本年度捐款总额:

323331.46

本月捐款总额:

0

捐赠人 捐赠金额 捐赠项目
爱心网友RMB446.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生命美学崔茜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赵婷儿RMB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远东机床~沈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无为RMB7.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Teacher.李RMB0.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侯任重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妙音行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国平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李明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气派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王海杰RMB5.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在风中RMB1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渡桥RMB5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冰小冰RMB23.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吴志红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蔡玉兰中医诊所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郁郁红花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方太增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