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五行之道 > 性之道 > 生活道·性之道|心乱了,病就来了!明白这一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生活道·性之道|心乱了,病就来了!明白这一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发布时间:2019-07-12 23:48:01

0

屏幕快照 2019-05-21 09.47.58.png      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内在的状态影响外在的一切:包括身体和外部事物。如果我们把疾病归为身体出了问题,我们治疗的就是症状,而我们永远解决的是症状,没有解决症状背后真正的原因。


心,是健康的根本

       健康的根本在心。万法由心造。

      心净则身净。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调节心性需要学习圣贤传给我们的大智慧。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因为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思维,也会有了平静的情绪和正确的行为。如此,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病的根源,都在内在,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根源还在,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与其相信和依赖药物,不如真的去调整内在的根源,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顺应自然,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之失正常。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

      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屏幕快照 2019-05-21 09.49.07.png

人的健康,离不开这两大因素


      “主发谓之机”,主管发射的那个部位就叫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

      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

      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

       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

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

      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

      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从事实上讲,没有治不了的病。

      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愿不愿意去领悟和改变,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

       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生机。

       找到了这个生机,对症而治,你就能康复。

找到生机,对症而治


       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过分的怕死。

       长期生活在自己担忧恐惧中的人,早就把自己伤到了,阳气不足。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

  • 足够的气血;

  • 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人生以气血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

       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

       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

而化除要诀有二:

  • 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

  • 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运动有两点禁忌:

  • 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

  • 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运动的作用有二:

  • 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

  • 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睡时如有思想则不能安眠,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午时属心,此时可散步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屏幕快照 2019-05-21 09.50.05.png


一个修养身心的方法:静养法

       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似的。

       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

      把心念放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深呼吸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

      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

       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

       只要症状不严重,最好的办法是静养,安心静气让自身的修复系统来完成疾病的修复工作。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慎用药物,让我们自身的修复系统功能恢复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体中都有位“神医”跟随,“神医”在哪里我们是能看到的。

       道家认为,这是“道”;佛家认为,这是“如来”,那为什么我们这个“道”不起作用呢?因为背道了。

     “道”怎么才能产生作用呢?就是回到“道”中去,回到康复的“道”中去。

当我们真正回归的时候,“道”就起作用了,身体内在的自愈能力、康复能力就开始启动了,我们的身体就自然健康了。

但愿您能够拥有这份自信,一生健康幸福!


屏幕快照 2019-05-21 09.51.50.png


线上课堂更多>>

生活有道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本次更新的捐款数据为:2025年08月

本年度捐款总额:

323331.46

本月捐款总额:

0

捐赠人 捐赠金额 捐赠项目
爱心网友RMB446.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生命美学崔茜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赵婷儿RMB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远东机床~沈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无为RMB7.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Teacher.李RMB0.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侯任重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妙音行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国平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李明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气派RMB1.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王海杰RMB5.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在风中RMB1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渡桥RMB52.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冰小冰RMB23.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吴志红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蔡玉兰中医诊所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郁郁红花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方太增RMB20.00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