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发布时间:2024-09-27 14:29:29
0次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源自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然的观察和总结,王成亚老师推广的“生活道”也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遵守自然规律,并将自然规律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知行合一。因此我们开设了「身边的自然」这个版块,希望跟大家分享常见的自然事物,了解它们与古老智慧的故事。
山楂,这一历史悠久的植物,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原产的宝贵资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尔雅》中,山楂就被记载为“朹”(qiú),这是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早期名称。山楂作为药用,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山楂还有猴楂、鼠楂等别名,现代则常被称为酸楂、赤枣子、山里红果等。
山楂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山楂属(Crataegus L.)是蔷薇科下的一个属,这类植物多为落叶稀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具有刺,但也有少数种类无刺。它们的叶片通常为单叶互生,有锯齿,可能深裂或浅裂,叶柄和托叶也一并存在。山楂的花序多为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极少数为单生,花瓣多为白色,极少数为粉红色。果实为梨果,先端有宿存萼片,心皮熟时成为骨质的小核状,各具一种子。
山楂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美地区的种类尤为丰富。在中国,山楂约有17种分布,主要产于北方或西南山区。这些种类的果实富含糖分和维生素,不仅可以生食,还可以制成果冻、蜜饯、糖渍食品以及山楂糕等。此外,山楂的嫩叶可以代茶,果实和树皮、根皮还有药用价值。山楂的木材也因其坚韧而被用作镟工用材、器具柄及工艺品等。同时,许多种类的山楂还具有观赏价值,常被栽培作为绿篱或观赏植物。
山楂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山楂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其中,大五棱山楂以其个头巨大、果肉细嫩、味甜微酸而著称,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等地。超金星山楂果实圆大,果肉酸甜,适合广泛种植。歪把红山楂因其果实倒卵形、果皮鲜红色、果肉乳白色,成为制作冰糖葫芦的主要品种。甜红子山楂则以甜度高、口感清甜微酸而备受喜爱,被誉为山楂中的“小甜心”。此外,还有山里红山楂、大绵球山楂等,各具风味和用途。
山楂不仅在中国广泛栽培,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奥地利、法国等国家,山楂也被广泛种植。在中国,山楂主要分布于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尤其以山东青州为山楂的道地产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山楂的生长,使得山楂的产量和品质均属上乘。
糖葫芦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山楂树姿优美,叶片翠绿,果实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秋季,山楂果实挂满枝头,红黄相间,为园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山楂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山楂酸等多种有益成分。它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山楂糕、山楂脯、山楂酒、山楂汁等多种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山楂在中医中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等多种功效。它对于治疗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山楂还能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宋 佚名《红果绿鹎图》(局部)
在古代典籍中,山楂被赋予了多种名称和描述。《尔雅》称其为“朹”或“檕梅”,《礼记》则称为“楂”或“柤”。宋代苏辙的诗句“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楂”生动地描绘了山楂被动物喜爱的场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山楂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为后世研究山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红果绿鹎图》描绘了自然界扣人心弦的一个瞬间:山楂树梢头,一只蜜蜂飞舞,吸引了青冠雀的注意,鸟儿亟待俯冲而下,蜜蜂却全然不觉危险将至。画中山楂刻画得极为精细,枝头高挂饱满圆润的山楂,叶片通过多次渲染绘出逐渐枯黄的外缘。此图以寻常可见但绝少入画的山楂,以及因形似经常入画的白头翁而被忽视的青冠雀为题,对这两种人们习以为常的生物作了图像记录,展现了宋人穷理尽性、格物致知的精神。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凡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生活道公益基金是由王成亚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儒释道医药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传统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倡导发起,爱心人士仲跻和先生捐助,于2018年10月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支持和管理下正式设立。
生活道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健康保健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愿百姓群众能生活有道,健康快乐。
扫描左侧二维码
为全民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