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发布时间:2020-03-30 10:18:58
320次
今日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是万物复苏的节奏!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一听“春分”,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
春天的中界点,平分春天!
但。。。非是如此,你想的太简单!
今天(春分),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
而今天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白天长,晚上短。
北极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
南极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
也就是说,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
地球分南北,身体分阴阳!
春分过好!方能一年顺遂健康!
候鸟回归!雷电始发声!阴阳相伴!
春分最重要的,当是调节身体的
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
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所以调养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春分调养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春分调养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春分饮食四大原则
春分时节,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前后是草木生长的萌芽期,而此时人体的血液也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高峰时期,因此容易诱发一些疾病的出现,所以此时要注意养生保健,首先从饮食做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膳食,从而预防疾病发生。
古言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我们要注意餐饮,把握好养生的好时机。不过,当人体新陈代谢不协调时,体内会出现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
原则一、食物的阴阳互补
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原则二、多吃时令菜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当然,除了注意膳食外,养生的关键还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保持正常睡眠时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促进血液系统循环帮助维持机体平衡,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
原则三、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炖汤食品,如胡萝卜排骨汤、白果乌鸡汤等,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原则四、注意养肝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或是饮用电解质丰富的饮料,也是春季的佳饮。
春分艾灸调理方法
▼
任脉:膻中、太冲、关元、神阙、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