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时的屠苏酒,由年龄最小的饮起,以年龄最长者结束。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以示庆祝;年迈者一天天老去,后饮以示挽留。屠苏酒除却新年祝福以外,也具有预防瘟疫的作用。将大黄、白术、防风、花椒等药浸入酒中,三天后便可饮用。屠苏酒可防治冬季和早春的风寒邪气。
228次
吃饺子,温补气血暖洋洋这个民俗与中医最有渊源。饺子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主要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施舍给冻伤的百姓。此外,大家吃饺子的时候也别忘捏我们自己身上的“饺子”—耳朵。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111次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过年期间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这些年糕中加入了五谷杂粮和花瓣的点缀,不仅增加了视觉的美感,也丰富了年糕的营养食疗价值。比如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174次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一般是上午,而且大都是早饭之后,这样的步行活动很有养生价值。明代医家龚居中著的养生专著《福寿丹书·安养篇·饮食》中有这样的记载:“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毕,当行步踌躇。”这段文字讲述了饭后要做的养生三件事:漱口、摩面腹和踌躇行步。吃饭之后一般相隔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漫步行走健身,...
172次
春节时有些人会熬夜看电视,容易导致眼睛不舒服。取枸杞子8~10粒,菊花5~6朵,加500~600毫升热水浸泡代茶饮即可。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两药搭配治疗眼病至少有200年的历史了。需注意:黄菊花擅于疏散清泻,适合视疲劳时眼睛酸胀有分泌物的情况,白菊花养肝阴作用较强,更适合眼睛干涩,没有眼泪的人。
147次
节日进食过多,肠胃就会难受不适,甚至影响之后好几天的胃口,这时不妨泡杯陈皮茶。取5克陈皮加两片生姜,再加适量红糖,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即可,每天2~3次。需注意:本茶性味偏温,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状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
225次
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扣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拔、臑折、腰软,及肘臂诸痛。
301次
坐功”方法: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主治:腰膂肺胃、蕴积邪毒、目黄、口干、鼽衄、喉痹、面肿、暴哑、头风、牙宣、目暗羞明、鼻不闻臭、遍身疙瘩、悉治。
2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