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0.11.22农历:十月初八日庚子【鼠】年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夜泊荆溪】唐·陈羽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
49次
2020.11.7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庚子【鼠】年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立冬】明·王稚登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
190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216次
今日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 ,叁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
155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几次梦醒泪湿枕,携茶踏青忆故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219次
春天是温度变化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别是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非常容易导致季节性流感。我国疫情正在积极防控当中,以不为国家抗疫添堵为目的,我们确实应该积极做好春季养生!有句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大家应该都明白春捂的好处,但“捂”的位置很有讲究,绝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春捂4处,健康常驻春季温度变化,冷热不定,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养生非常简单,只要捂对地方,事半...
216次
今日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是万物复苏的节奏!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HELLO春分,...
279次
惊 蛰【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一岁十二个月建,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 个节气)...
191次
二月二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黄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
138次